焙火之意:茶香的動力學

揭開青茶香氣的多元面貌

|
茶葉,除了要求外形美觀外 更講究色、香、味 在六大茶類中,青茶(即包種、烏龍、鐵觀音) 是唯一講究烘焙(或稱焙火)工藝的茶類 |
![]() |
![]() |
透過不同的烘焙方式 造就青茶獨特且多元的香氣優質茶葉 除了要有良好的茶菁原料及製茶技術外 烘焙也可進一步提升茶香及口感
農諺說:「做茶沒有巧,只要火功好」 即掌握好烘焙的過程 為提昇茶葉品質之重要關鍵。 |

品質的精湛轉變

|
新採摘的茶葉經過初步處理成毛茶或粗製茶 需經精製才能達到商品要求。 毛茶保留水分、雜味、臭菁味,還包含老葉及雜質 為提升品質,需去除老葉及雜質,降低對茶湯風味的影響 未烘焙的茶湯色較淡,混濁度高,帶有雜味和菁臭味 茶湯滋味薄弱,略帶苦澀味 |
![]() |
![]() |
茶葉經烘焙後,茶湯色澤清澈亮麗, 香氣及清純度明顯提升,降低了苦澀味, 面香、水香、質香皆富有層次感, 茶湯滋味甘潤、醇厚。 |
可以說烘焙的主要目的在
降低含水量,去除雜味、臭菁味
延長茶葉存放壽命,
同時也能帶出特殊的口感、獨特的香氣

烘焙的主要作用

|
(1) 降低茶葉含水量,利於儲藏。 茶葉有很強的吸濕性,水分含量隨儲藏時間的增加不斷增高,若茶葉含水量超過10%將加速其陳化甚至黴變。因此,茶葉經過烘焙,使含水量保持在3%~5%,可防止茶葉品質劣變,延長保質期限。 |
(2) 排除茶葉異味,提高品質。 毛茶易帶有菁臭味及苦澀味,在儲藏過程中亦會產生陳味、膩味等異味。通過烘焙,可以減少甚至排除菁臭味及陳味、減輕苦澀味,提高茶葉品質。 |
|
(3) 滿足市場對於不同烘焙程度的需求 焙火程度從大致可分為微火、輕火、中火、重火等,根據不同的消費群體,烘焙出適合不同焙火程度的炭焙風韻。 |
(4) 降低咖啡因含量。 咖啡因在高溫作用下,會從茶葉中昇華逸散至空氣中,遇到冷空氣又隨即凝固,便附著於烘焙用的焙籠上。透過焙火去除咖啡因,使茶湯顯得更溫潤甘甜。 |



